据中国地震局消息称,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透明地壳”计划牵头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地区开展了830个宽频带台站的密集台阵探测(ChinArray III),利用高质量的观测资料获得了华北地区地壳速度、沉积层厚度、重力场等地壳模型,近期在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进行了发布,这些模型可对华北地区震害防御业务等提供重要支撑。
地壳模型在地震机理研究、地震监测预测、工程抗震设计、能源开发与社会公共安全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华北地区断陷盆地、大型和隐伏活动断裂带密布,历史上曾发生过山东郯城、三河-平谷、唐山等7级以上大地震,华北巨厚沉积和盆地构造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可能会严重破坏大型工程。因此,高精度的地壳模型对华北地区震害防御极其重要。
关于“透明地壳”计划
2017年6月,我国启动了地震科技创新工程,4项工程被列为我国地震科技创新的项目计划,分别是“透明地壳”计划,“解剖地震”计划,“韧性城乡”计划和“智慧服务”计划,将对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和抗御地震风险能力等发挥重要作用。
“透明地壳”计划以“地下清楚”为目标,全面开展地下结构和构造的探查工作。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我国地质构造环境特殊、地震灾害严重、地震风险严峻,这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向地球深部要安全。实施“透明地壳”计划,重在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开展地壳深部探测,使“看不见”的地壳逐渐变得“透明”起来,在大陆板内地震研究和地球深部探测领域取得突破,为全球地震灾害预防提供中国样板。
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在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在各行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作为“透明地壳”计划的牵头单位,坚持“四个面向”,落实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总体要求,联合地震系统内外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单位,统筹各方科技资源,全力推进“透明地壳”计划实施,助力把地质结构搞清楚。
面向地震科技前沿,不断完善高精度地球物理公共模型。依托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构建了中国大陆高精度地球物理公共速度模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三维速度模型(CSES_VM1.0)、川滇地区公共速度模型2.0等模型,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为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地震成像和地震模拟、城市活断层探查等研究提供了基础参数。
高精度地球物理公共模型
深化强震孕育过程认识,开展重点区域三维结构精细探测。以川滇地区的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重点研究区域,开展基于断层带行为监测的地球物理成像与地震物理过程研究,获得了断裂带及周边地区高精度地震活动分布图像、多尺度地震波速度模型、电导率结构模型和断裂带几何分布特征,构建了断裂带多要素高精度应力状态模型和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模拟模型。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精细结构
服务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编制高精度活动断层构造图。编制四川全省1:25万活动断层构造图,建设了四川省活断层信息管理系统,为全面查清四川省境内主要活动构造与活动断层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判定未来强震可能发生的地点及危害性提供基础支撑。
创新地震观测技术,推进主动源探测系统建设与应用。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震源探测系统,有力推进主动源监测技术的实用化,已完成云南宾川、新疆呼图壁县、甘肃张掖、甘肃刘家峡4个大容量气枪震源发射台建设,并在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和青海玛多7.4级地震、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的震后科考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枪主动源软硬件系统研发与应用
服务地震应急,支撑防震减灾业务应。基于人工智能研发的实时地震处理系统,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检测地震,具备地震检测、到时拾取、震相关联、地震定位和震级测定功能,可实时和离线处理连续地震波形数据和密集地震序列,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可实时处理多尺度地震台网观测数据的系统之一。系统自部署以来,先后经受了云南漾濞6.4级、青海玛多7.4级、青海门源6.9级、四川芦山6.1级和四川泸定6.8级等地震的实战检验。
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RISP)在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中的应用
摘自:中国地震局网站